改写版本:
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众多兵团中,第十三兵团因作为志愿军主力率先入朝作战而享有战力强悍的美誉,而华北第十八兵团则以特殊闻名。提起它,人们常有两个疑问:为什么全军只有这个兵团的司令员是开国元帅级别的将领?更令人惊讶的是,这支由地方武装拼凑的杂牌军,如何在短短时间内歼灭30万精锐敌军,解放山西大部分地区?
故事要从1947年那个夏天说起。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,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全部调出,军区几乎成了空架子。就在这个危急时刻,刚上任的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接下了这个烂摊子,他的任务只有一个:把地方武装训练成能打硬仗的野战部队。
展开剩余74%徐向前费尽心思,将分散的独立旅、团整编为四个纵队。可刚组建完,其中三个就被调走,最后他手里只剩下第八纵队。这支部队的情况令人担忧:22旅还在执行其他任务,23旅是由地方保安团扩编的,24旅更是临时拼凑的部队。从编制到人员,这支部队怎么看都不像能打大仗的样子。
面对困境,徐向前没有退缩。他仔细分析战局后认为:与其被动防守,不如主动出击。他盯上了山西的战略要地运城。1947年秋天,第八纵队首次攻城失利,但徐向前没有气馁。他抓紧时间训练部队,两个月后联合西北野战军再次进攻。在激烈的战斗中,23旅的爆破队用3000公斤炸药炸开城墙,经过一夜激战,最终解放了运城。这一仗让第八纵队脱胎换骨,战斗力明显提升。
1948年春天,徐向前又把目光投向了临汾。这座城池防御坚固,许多人都劝他放弃。但徐向前坚持认为:拿下临汾就等于打开了山西的大门。这场攻坚战持续了72天,成为一场意志的较量。在最困难的时候,徐向前坚定地说:就算打到胡子白了,也要把城拿下来!最终,部队以巨大代价攻克临汾,完成了从杂牌军到主力军的蜕变。
紧接着,徐向前又发起了晋中战役。阎锡山以为我军元气大伤,派出主力部队抢粮。徐向前抓住战机,指挥部队快速穿插,将敌军包围。在酷暑中,战士们连续行军,疲惫不堪。当部队领导请求休整时,徐向前斩钉截铁地说:不行!现在休息就是给敌人机会!最终,这场战役歼敌10余万,阎锡山的野战部队几乎全军覆没。
1948年10月,太原战役打响。但徐向前因旧病复发无法继续指挥,由彭德怀接替。1949年4月,太原解放,徐向前一手带出来的第十八兵团继续转战西北。
多年后,徐向前谦虚地说这支部队的强大靠的是党的领导和战士们的英勇。但所有人都知道,如果没有徐向前坚定的意志和独特的练兵方法,这支杂牌军不可能创造如此辉煌的战绩。第十八兵团的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强军不是天生的,而是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天配资-股票配资指南-长沙股票配资公司-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